100.3.31蒞臨天下第一師(現已為99旅)
門禁森嚴 不準擅自拍攝及攝影(要經上級許可)
昌哥與戴大哥洪記者登門拜訪(首次採訪)
由政戰部張主任派人引導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寬敞筆直的椰林大道
先鋒營是99旅總部
早期號稱天下第一師(編制12000人)北部也有一個師編制
現已縮編為99旅(1200左右)共3個營區
另外句踐營區位於金潭國小附近
尚有一營區位於林家村附近(近竹坑公墓)
偉哉 靈泉池(林半仙傳說)---林園古早傳說 家喻戶曉人物
終於讓昌哥一飽眼福
美得令人驚艷 嘆為觀止
水質清澈見底
早期還可生飲(戴大哥幼時有生飲過)
現已作為全營區洗滌用水
幸好有99旅維護
要不然就會變成南橫天池下場(金紙滿天飛)
早期還有一小寺廟(拜禹帝)依偎在旁 現已拆除
畫龍點睛
雙鶴(應該是丹頂鶴)比翼雙飛
只羨鴛鴦不羨仙
先鋒湖類似滯洪池(水引自靈泉池)
不開放給社區民眾真是太可惜了
主任說要是於假日登記申請 是可以局部開放參觀(要找張主任確認)
有像澄清湖的九曲橋嗎
造景木橋的枕木來自廢棄營區(營內縮編閒置空間再利用)
環保又有創意
由營區阿兵哥設計營造
還有編號呢 挺新鮮的說
美得冒泡
生態工法(岩壁用咾咕石砌成)
自然環保又美觀
像不像屏東耆老村的護魚溝
此溝水引自靈泉池 有機天然的呦
長溝由靈泉池引水直通前方先鋒湖
營區不准灑農藥及除草劑 生機再現
軍情室 現已荒廢(沿靈泉池山壁搭建)
超堅固(要給蔣公用的嗎)
亞馬遜河魚種
身長超過一公尺
內有階梯(取水方便)及水井(主任也不知其用途)
作何使用 待查證
由高處俯瞰 營區整潔美觀
不打戰
阿兵哥每天就是負責維護營區
湖光倒影
別有一番風情
主任說雨過天晴時湖光山色最美
現正值枯水期
但水源還是源源不絕不曾間斷
常有鱸鰻出沒啃噬溝中吳郭魚及錦鯉
再將魚骨吐出至池底
張主任困惱的說
很想親手捕捉再放至靈泉池
鱸鰻也算是保育類動物
靈泉池位處軍區更添神秘傳說。(記者洪臣宏) |
〔記者洪臣宏/林園報導〕林園區靈泉池曾為「鳳山八景」之一,古老傳說賦予傳奇,後因位處海軍陸戰隊軍區內而更添神秘,以致網路、報章光怪陸離傳說不斷,如今都有了答案。
靈泉池相傳為林半仙持劍劈開清水巖而得,以方便農民灌溉,事實上清水巖為珊瑚礁地質,多孔易含水,伏流湧出才是靈泉池終年不會乾涸原因。
海軍陸戰隊九九師(現改編為九九旅)民國四十六年間進駐清水巖,靈泉池從此蒙上一層神秘面紗,多數林園人無法一窺堂奧,只能從老照片跟老故事中得知有這個「鳳山八景」。
網路上流傳靈泉池已經不存在,曾在此服役的人於報章投書,敘述目睹「人面鱸鰻」現身後,阿兵哥暴斃,但也有人說看到會升官,莫衷一是;最令人好奇的是相傳軍方曾派蛙人探勘出水口,尋找夾在石縫中的千年「止風龜」。
林園區文史工作者戴健城、朱永昌為田野調查,與記者一同進入門禁森嚴軍區試圖解密,發現網路流傳並非全然空穴來風。
九九旅政戰主任張存義表示,確實曾派蛙人著水肺探勘出水口,但因水溫過低無法前進,且深不可測,當然沒看到「止風龜」,未來也不會再派員冒險。
至於「人面鱸鰻」傳說,張存義大笑說他看過幾十次鱸鰻,也沒有升過官;但之前某政戰主任將溝內鱸鰻抓回靈泉池,結果鱸鰻死亡,後來在其任內陸續有六名阿兵哥身亡,因此軍區內鱸鰻及魚類都受到嚴密保護。
戴健城說,靈泉池早期是小學遠足必訪之地,相傳池水可以治病養生,當年畢業遠足是他最後一次看到靈泉池,還生飲過池水,相當甘甜。
靈泉池迄今仍汩汩而流,但軍方只拿來當洗滌水及消防用水,張存義說雨天過後水質清澈,地面上還會冒水,靈泉池沒有受到破壞,反而得到良好保護,還有廟宇特地前來祈求「聖水」。
軍事重地不便開放參觀,但張存義表示若是學校基於戶外教學用途,會考慮安排導覽解說,讓靈泉池不再只是地方傳說。
------------------------------------------------------------------------------------------------------------------
我就是總統魚(黑色) 不知是第幾代囉 總統魚今猶在 人事全非 蔣公行館(就在靈泉池旁) 獨特中空設計讓樹木高高在上 神權象徵 昌哥猜的啦 蔣介石行館成為庫房。 (記者洪臣宏)
〔記者洪臣宏/林園報導〕靈泉池古老、網路傳說多,但因風水好且水質清澈,一旁有棟從未公開的「蔣介石行館」,軍方為迎接前總統還養了「總統魚」,如今總統魚仍然活跳跳,但往者已矣。
靈泉池相傳為「林半仙」為報答農民給他番薯果腹,持寶劍劈開清水巖而得,農民從此不必鑿井取水,池水可以灌溉附近數百公頃農地。
林半仙選擇風水寶地開山取水,傳說歸傳說,卻意外引來了蔣介石行館的興建,軍方當年為迎接蔣入住,將靈泉池興建成壽桃狀,池內養了他最愛的「總統魚」。
除此之外,軍方利用珊瑚礁岩天然地形,興建中國式建築的「介壽亭」,依山傍水、地形隱密,似乎都符合了蔣介石行館的必需元素。
在當年氛圍下,行館位置被列為機密,一旁珊瑚礁岩洞還有人工開鑿的「戰情室」,現今戰情室已經封閉,行館成為庫房。
海軍陸戰隊九九旅政戰主任張存義表示,行館於民國四十年間興建,迄今完整保存當年風貌,連總統魚都繼續養殖。至於蔣介石是否曾經入住行館,眾說紛紜,可以確定的是,海軍陸戰隊隊史館沒有紀錄。
留言列表